【广州日报】护士“发明家”的一小步,医疗安全便捷的一大步

2022-05-13

        轮椅安全背心、皮瓣血运观察尺……这些护理“小发明”和创新服务项目都出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下称中山一院)护士们之手。

       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。中山一院的护理团队展示了这些诞生在临床工作中、为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和高效安全地进行护理而进行的发明创造。患者们表示,护士“发明家”的一小步,却是医疗安全便捷的一大步,体现了护理的温度和深度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高效收纳 保障患者安全:移动式吸痰物品放置架

        发明人:耳鼻咽喉科病区护士长吴洁丽

        吸痰物品混放不安全?有了这款分层收纳的移动式吸痰物品放置架,即便是经验相对不足的年轻护士,也能像在超市采购一样一次拿全所有物品,能有效提高备物速度,保障患者安全。带轮子的放置架可以移动,能节约病房空间。

        这项发明获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耳鼻喉科护理创新大赛一等奖,吴洁丽也获得广东省百佳护士-十佳护理创新发明者奖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皮瓣缺血一目了然:皮瓣血运观察尺

        发明人:显微创伤手外科病区护长戴巧艳

 

        皮瓣移植术后血液循环观察是护理的重点和难点,其中皮瓣颜色是最重要的标志。过去,皮瓣颜色变化只能据医护人员的经验判断,存在一定的主观性,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。而这种皮瓣血运观察尺,在尺子的两面印有动脉和静脉共16种血管危象进展的图谱,目前已经推广到全国16个省市62家医院。

 

        老人坐轮椅出行有了特殊安全带

        发明人:中山一院特需一区护士黄思思

 

 

        老年人坐轮椅出行,遇到紧急刹车或转弯,容易滑脱或跌倒,造成二次伤害。这种新型轮椅固定带,穿戴方便、可随乘坐者身高和胖瘦比例调节的安全背心,能有效防止轮椅乘坐者因为惯性摔倒。

 

        手术室护士再也不怕被针刺伤了!

        发明人:手术室护士钟颖

 

 

        安瓿是一种可熔封的硬质玻璃容器,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、血清等,手术室护士每天需要用针筒在安瓿里抽吸60-80次,有较大的针刺伤风险。为了降低针刺伤概率,中山一院发明了一种防刺伤安瓿斜型放置架,有助医护人员更精准、安全地操作。

 

        服务创新1:“互联网+护理”为患者服务到家

        患者行动不便或因病无法到医院,但又需要抽血等护理服务怎么办?中山一院护理部健康教育部主任护师林芳宇介绍,该院开展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为患者送护理服务上门。

        已为肝外科、胆胰外科、产科、特诊、呼吸专科等21例患者提供了56次上门护理服务,完成了16个项目共152次操作;目前已有647名护士完成资质审核及网上注册,可以提供服务。为了提高安全性和实用性,该院以做好医疗安全为抓手,采用护士双人上门服务,做到全程留痕,购买相关保险,并保证上门服务的护士得到合理的劳务报酬。

 

        服务创新2:腹透居家治疗更安全便捷

        肾内科护士长林建雄介绍,为了让腹透患者居家治疗更安全便捷,腹透中心形成完整的腹透患者服务体系,借助自动腹透云管理及物联系统,对患者进行科学远程管理,腹透护士定期查阅自动上传的透析数据,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导,降低患者的并发症。

        碘伏帽和腹透机管路是腹透患者治疗的必备耗材,以往需要患者自行拿回家,动辄几大箱的耗材量,给身体本就不好的腹透患者带来了负担。经过多方协调努力,该中心打通腹透耗材配送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患者只要在护士指导下填好配送单,即可在家接到耗材。

        即便在疫情期间,封控管控区域内的患者也能享受到远程开药,口服药、透析液、耗材配送到家或隔离酒店的服务。

 

 

记者:任珊珊 通讯员梁嘉韵、彭福祥

报道链接:https://huacheng.gz-cmc.com/pages/2022/05/12/2e9488a807404cc99bbaace6f0ac4c7b.html

报道时间:2022-05-12